天然产物在新冠中的应用潜力
新冠病毒 (SARS-CoV-2) 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(COVID-19) 自 2019 年爆发以来,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爆发和变异,据 WHO 统计,截止到 2022 年 1 月 9 日,全球 COVID-19 患者累计确诊超 3.8 亿人,累计死亡人数约 570 万,可以说新冠对人类卫生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失。
图 2. SARS-CoV-2 变异产生的不同病株[4]
目前用于治疗新冠的药物可以分为三类:
1) 小分子抑制剂
如 RNA 聚合酶抑制剂:Molnupiravir,瑞德西韦 (核苷类似物),3CL 蛋白酶抑制剂 Paxlovid,2022 年 2 月 11 日获得中国附条件批准。有两种小分子组合而成:奈玛特韦片 (Nirmatrelvir),抑制 3CL 蛋白酶,从而阻止病毒复制;利托那韦片 (Ritonavir),可减缓奈玛特韦的分解,以帮助其在较高浓度下在体内保持更长时间的活性。
2) 中和抗体类
新冠中和抗体是中和 SARS-Cov-2 病毒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,主要靶标为 SARS-Cov-2 病毒 Spike 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 (RBD)。RBD 作为介导病毒和宿主细胞 ACE2 受体结合的关键区域,成为新冠中和抗体研究的主要靶点。靶标 Spike 蛋白 RBD 的新冠中和抗体正是通过阻断 RBD 与 ACE2 结合来阻止新冠病毒感染宿主细胞。
图 3. 中和抗体作用机制[6]
图 4. 莲花清瘟中的几种化合物
2) 黄酮类天然产物
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中草药中,不仅能刺激宿主对病毒的免疫反应,还能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,调节自噬和免疫蛋白酶体效应。常见的具有抗 SARS-CoV-2 的黄酮类化合物有 Daidzein、Neobavaisoflavone 等。此外,来自黄芩中的黄芩苷 (Baicalin) 通过抑制 SARS-CoV-2 蛋白酶 3Clpro 发挥明显的抑制新冠病毒活性,被确定为第一个非共价、非多肽性的SARS-CoV-2 3CLpro 抑制剂。
3) 多酚类天然产物
非黄酮的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蔬菜水果以及谷物中,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,这些作用能够减少 SARS-CoV-2 炎症因子的产生而发挥抗 SARS-CoV-2 作用。除上述作用外,虎杖苷 (Polydatin) 还能够结合 ACE2 并抑制 SARS-CoV-2 主要蛋白酶 (MPro) 而发挥抗 SARS-CoV-2 作用。
虽然这些天然产物大多只是被证实在体外具有抗 SARS-CoV-2 作用,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其有效性,但其无疑为抗 SARS-CoV-2 的药物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先导化合物,也为阐述中药治疗 SARS-CoV-2 的机制发挥了中药作用。
相关产品 |
Glycyrrhizin 三萜皂苷,HMGB1 的拮抗剂。 |
18β-glycyrrhetinic acid 甘草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,具有抗溃疡,抗炎和抗增殖的特性。 |
Baicalin 变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1 (CPT1) 激活剂,能降低 NF-κB 表达。 |
Baicalein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,其 IC50 值为 3.12 μM。 |
Polydatin 抑制 G6PD,并诱导氧化和内质网应激。 |
Daidzein 一种大豆异黄酮,可用作 PPAR 激活剂。 |
参考文献
下滑查看更多 ↓
1. Chapman R L, Andurkar S V. A review of natural products, their effects on SARS-CoV-2 and their utility as lead compounds in the discovery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VID-19[J]. Medicinal Chemistry Research, 2022.
2. Structural biology of SARS-CoV-2: open the door for novel therapies[J].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.
3. The vital role of animal, marine, and microbial natural products against COVID-19.
4. A global picture: therapeutic perspectives for COVID-19
5. Zhou J, Huang J. Current findings regarding natural components with potential Anti-2019-nCoV Activity. Front Cell Dev Biol. 2020;8:589.
咨询
- 156
- 点赞
- 复制链接
- 举报